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图片新闻

我区基层巡回诊疗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0/05/22 12:20 作者: 来源:西藏卫生健康委员会


  在基层开展巡回诊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解决我区基层卫生人员缺乏、医疗力量薄弱、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重要举措,区党委吴英杰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强调指出要将此项工作作为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力推进。为深入贯彻落实吴英杰书记“好事办好”的批示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基层特别是高海拔、偏远、艰苦地区巡回诊疗工作,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迅速行动起来,细化实施方案,组建责任团队,制定路线图、任务表,严格落实巡诊机制,全力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

一是统筹谋划,全面部署。根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在基层开展巡回诊疗 提升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区推行基层巡回诊疗工作的通知》《基层巡回诊疗工作手册(试行)》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方案,反复斟酌推敲,提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措施,围绕目标可行性、部署合理性、设备配置科学性,从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团队组建、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风险防控、工作制度等方面统筹谋划,全面部署辖区基层巡回诊疗工作。

 二是积极协调,部门联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积极与本级财政部门进行协调沟通,调整资金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做好巡回诊疗的设备配备、药品供应保障等工作。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协调自治区财政厅安排1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50个试点乡镇车辆配置,全区通过援藏、自筹、捐赠等多种方式已累计为610个乡镇配备基层巡回诊疗指定专用车辆;协调教育、宗教事务部门给予基层巡回诊疗工作队大力支持配合,做好在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动及僧尼的宣传引导工作,保证巡回诊疗服务在学校、在寺庙的工作有序进行。

  

 三是扎实开展,成效初显。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模式已从“势单力薄”向“协作共赢”转变。74个县(区)组建了340个“县++村”模式团队,形成责任、利益共同体,在人才、技术、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协同发展,在设备、设施等方面更加注重统筹利用,在帮扶支持方面也更加主动。县级医院服务触角延伸到最末端,疑难杂症按照转诊程序顺利转到县级、市级医院,提高区域内就诊率,减少群众就医奔波和负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内部管理等方面,得到责任团队的“传、帮、带”,其管理水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等方面均得到提升。目前,7个地(市)678个乡镇卫生院和530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到《西藏自治区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医务人员服务模式从“被动服务”向“主动上门”转变。基层巡回诊疗进一步加快了我区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将卫生健康服务关口前移,打通了基层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较好地满足了新形势下广大农牧区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的新需求,让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让群众少生病、少生大病。今年,克服疫情影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已开展基层巡回诊疗300余场,签约91334户,巡诊302603人次,宣传活动408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45825余份,对巡诊发现的患者已全部建立跟踪随访服务机制。基层群众就医理念从“首选大医院、找名医”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转变。农牧民群众的健康诉求是不生病,生病了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通过基层巡回诊疗的开展,充分利用对口援藏、县域医共体等资源,现在,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极大节省了就医时间和成本。2019年底,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达960.4万人次,同比增长1.52%

 

 

 

  

 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是构成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网底的核心,人员整体素质“高不高”决定了网底“牢不牢”,依托基层巡回诊疗“传、帮、带”作用,打造一支素质较高、适应需要的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坚持关口前移,预防在先、治未病、管慢病、防大病,提高群众健康意识,让基层群众“人人有管理,人人被服务,人人懂健康”,实现居民“一户一档,一人一策,一病一方”健康管理,从源头阻断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巩固健康扶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