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市地动态

全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林芝市县级医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9/05/24 21:45 作者: 来源:

林芝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把此项工作视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延伸工程。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指导下,积极对接广东省援藏工作队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持续推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目前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县(区)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模式初步建立。广东省七地市卫生健康委均在辖区内二甲及以上医疗机构选派了5-15名援藏队员,深圳市宝安区医疗集团向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选派了院长,其它6个县(区)均选派了常务副院长,并均得到当地县(区)党委正式任命。既往每批仅选派2-3名短期援藏队员的情况得到彻底改观。截至5月15日,广东省选派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队员60名对口支援林芝市县级医院。援受双方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两者协议已经签订。二是县级医院发展目标和定位日益清晰。各县(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明确了自身发展目标和定位,结合辖区实际,排出了疾病谱,明确了重点发展科室,制订了不出县(区)的疾病目录。三是重管理、抓落实。援藏领导和队员到位后,认真对照“抓管理、带队伍、传技术”的技术援藏思路,量化了师带徒和重点科室建设目标。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5亿元,为受援单位修建了业务用房,购置了医疗器械、救护车等设备。开展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心脏彩超等多项培训,腹腔镜胆结石等新技术、新项目应用日益普遍。等级医院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截至目前,已有4个县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二级乙等医院,正积极向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目标迈进,另3个县(区)卫生服务中心正积极开展二级综合医院创建工作,力争在2019年年底前实现7县(区)全部成功创建二级综合医院目标。四是县级人民医院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在县(区)党委、政府,特别是组织部的支持下,迟滞多年的绩效考核体系全面建立。通过超编安置等形式,普遍增加了数额不等的新员工。原不属于医疗卫生职责范围的任务得到减免或取消。员工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主动接受带教现象日益普遍。靠制度管理、按程序办事理念和标准化、规范化意识初步树立。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本地员工发表医学论文27篇,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增加。五是县(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建成远程诊疗系统并投入应用。林芝市人民医院与各县(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正式签订医联体建设协议,并在部分县(区)引入了远程B超诊断技术;7县(区)人民医院均与支援方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工布江达县已与边远乡镇卫生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六是县(区)公立医院改革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县乡医疗机构联动和一体化发展架构初步建立。打破了既往县级卫生服务中心基本不顾乡镇卫生院的局面,陆续建立了符合了实际的内部激励机制。察隅县还实施了医院收入分配调剂权。进人渠道不断得到拓展。军民融合发展提上议事日程,已经取得明显进展。

同时,林芝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紧抓督导工作不放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4月29日,组织召开了由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市人民医院及7县(区)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的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视频推进会,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中共林芝市委员会办公室林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见》(林委办201812号)文件,并对近期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的考核工作进行了部署。自5月8日起,陆续将由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康委和市人民医院等部门联合对7县(区)2018年度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在全市排名并向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

下一步,林芝市将着力构建形成多部门联合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格局,打破既有思路,探寻突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策和体制等约束因素新路径,推动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