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卫生健康动态

西藏自治区扎实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21/06/22 11:48 作者: 来源:卫生健康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坚持医改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推动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不断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扎实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提升新效能。优化医院管理流程、健全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强化党建引领、拓展医院建设内涵。及时出台《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党委在医院建设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充分借助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技术、人才、管理优势,把“1+7”医院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验田”,带动提升我区公立医院管理水平。由支援单位选派的援藏医疗队长担任8家受援医院院长(或党委书记),坚持所有管理流程有执行、有监督、有评价、有反馈、有改进,实行闭环管理,推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通过4年多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1+7”医院健全规章制度6400余项,“带土移植”1207项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全区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制定了章程,开启了我区现代医院建设新时期。在2018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评排名中,西藏自治区由全国第31名跃升至第18名,取得历史性突破。

二是健全新机制。根据西藏区情,建立了具有西藏特色的公立医院投入保障机制。对市(地)级及以上医院的人员工资投入达到了86%以上,对县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工资100%保障,对藏医药、公共卫生服务和县级医院等领域的投入实行倾斜政策。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和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取消药品加成,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推动建立新的补偿机制。调整205项医疗服务价格,提高115项诊疗、手术、康复、护理、藏医等项目价格,降低90项大型设备、影像超声、检查检验等项目价格,更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服务价值。公立医院公益性充分彰显,在参加应急救治、新冠疫情防控、重大活动保障等特殊任务中,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构建新体系。按照“一主两副四辅”发展格局,以自治区人民医院和7地市人民医院为重点,打造自治区医学高地。自治区人民医院强“三甲”工作不断深化,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6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乙”。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医疗联合体为平台,建立多种形式的医联体166个。在全区72个县(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一家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实行“人事、资产财务、业务、绩效考核、药械供应保障”六个一体化管理,建立不同级别、类别、举办主体医疗卫生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2019年起启动实施高海拔偏远乡村基层巡回诊疗,统筹调动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将卫生健康服务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上门,累计为664个乡镇配备基层巡回诊疗车辆,开展基层巡回诊疗3867余场次,随访27万人,发放药品价值306万元、宣传材料38万份,受益群众91万人次。

四是激活新动力。为全区公立医院核增事业编制1787名,在机构设置、空编使用、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1+7”医院更大自主权,激发医院发展活力。人社、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七地市人民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藏医院、那曲地区藏医院纳入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启动了改革试点工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优化社会办医发展环境,将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优化审批流程,为社会办医预留发展空间。制定出台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政策文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民营医院数量达到51家,占医院总数的29.65%

五是引领新趋势。推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促进医学技术、服务模式、医院管理创新发展。实现所有县(区)级以上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覆盖率100%。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全员人口信息平台、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系统等三大卫生信息平台与国家平台联通。安排部署自治区医疗保障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信息平台网络建设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7个市地、74个县、619个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系统部署。在医院逐步推广设立自助挂号、缴费、查询一体化设备,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顺畅、舒适的就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