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提质量努力提升全区安全助产服务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党的十九大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卫生健康部门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强顶层设计,补齐短板弱项,以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己任,努力推进安全助产工作,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坚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布局。助产士是育龄妇女围孕期和围产期的重要照顾者,在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推进“两降一升”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是将全区助产人员专项培训纳入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和提升行动计划,明确任务要求,加强目标指引。二是主动出击,积极筹备,2019年9月通过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组织国家专家评审,创成全国首个省级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启本土化培训征程。三是自治区财政累计安排451.36万元,支持全区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并从2021年起纳入年度省级财政预算,加强资金保障。
坚持注重实效,提升服务能力。助产士规范化培训旨在对我区助产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补充、更新和拓展,是保障母婴安全的一项创新举措。2020年,开展全区助产人力资源调查,针对评估结果,从西藏实际和服务需求出发,实施“三不减”措施。一是做到课程任务不减。培训基地对照国家标准,以“全脱产理论授课+临床实践”相结合模式,每期学员安排8周系统学习,内容涵盖助产专业现状及职业发展前景、产房管理、母婴同室管理、早产儿袋鼠护理、西藏分娩文化、影响分娩因素、正常新生儿特点及护理、孕期保健、胎儿窘迫的识别和处理、阴道助娩技术、双胎接产和臀助产、徒手成人心肺复苏、新生儿复苏、肩难产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的观察和处理等。二是做到师资力量不减。基地通过组团式援藏渠道,争取北京友谊医院、佑安医院、朝阳医院专家资源,以国家队+本地队相互协作方式,组建符合西藏实际的优质师资团队。基地区外师资构成比从2019年的61.54%下降至2022年的30.77%,本地师资构成比从2019年的38.46%提高至2022年的69.23%。三是做到考核标准不减。培训基地采取周考+模拟考+成效考+多站考方式,对学员理论与实践操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颁发西藏自治区省级助产士规范化培训结业证书和合格证书,结果统一反馈各地(市)卫生健康委。
坚持常态同质,加强人才基础。为加强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母婴安全工作,提高助产人员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水平。五年内自治区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全区140余家助产机构的193名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规范化、同质化培训,6名妇幼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国家新生儿复苏省级师资认证,为促进全区安全助产、提高生殖健康、保障母婴安全增强了内生动力。
到2022年全区住院分娩率达到98.04%,较2017年提升5.54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55.1%、32.56%,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到全面保障。
- 多措并举方便老年人就医 2023/05/23
- 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西藏自治区2023年世界高血压日主题活动圆满举行 2023/05/23
- “ 与家医相约 和健康相伴”我区广泛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活动 2023/05/23
-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深入日喀则市调研指导院前急救与“两降一升”工作 2023/05/16
-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卫生健康项目绩效自评和审计问题整改工作 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