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西藏动态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织密织牢西藏高原疫情防控网

发布时间:2020/03/16 19:18 作者: 来源: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在疫情防控中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点线面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疫情防控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我区医务人员“零感染”,确诊病例在全国省份中最少,连续46天无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效。
       大处着眼,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四个点”。一是科学研判风险点。创新疫情分析研判机制,组织疾控、流行病学、感染和呼吸等专家,定期对我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多层次思考,多角度分析,把形势考虑的更为复杂,提出疫情防控的输入性风险高、救治难度较大、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群众防控意识不高“四个风险点”,为有效应对疫情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明确救治医疗点。建立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在学科设置较全、救治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三级医院”中确定13家定点发热门诊和8家定点救治医院,做好防控准备。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腾空传染病病床200张,定点救治医院共预留病床673张,不影响日常诊疗的同时做足疫情防控准备。定点医疗机构适时关停医院口腔、体检等科室,腾出人员投入疫情防控。三是强化核酸检测点。完善自治区核酸检测体系,组织地市核酸检测实验室18名人员到自治区开展为期2-4天的突击培训,一对一现场带教,保证地市实验室人员学懂、会测、能诊断。组织专家组前往市(地),现场评估实验室运行管理和检验检测工作情况,指导推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病原检测。目前,包括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内,已有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那曲市、昌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启动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四是精准设置防控点。建立健全分区分级分类防控机制,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目标,针对人口稠密区域、人口稀少区域和城市社区、农牧区村庄、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场、火车站和省际交通道口不同情况,科学设置防控点,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数千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在机场、火车站、陆路检查站24小时轮班值守,选派2名厅级干部率医务人员在那曲-格尔木段检查站和机场、火车站长期蹲守,加强进藏人员管控,守好进藏的“关口”。
       小处着手,牢牢抓住疫情防控“三条线”。一是各级卫生健康一条线推进。完善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区、地(市)、县(区)、乡(镇)、村(居)卫生健康工作者整体联动,全员参与,认真做好入藏人员筛查、重点场所保洁消毒、流行病学调查、发热患者救治、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全员在岗、甘于奉献、加班加点、上下联动,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凌晨3点、中午12点报送疫情信息数据,及时准确反馈国家卫生健康委。二是人员筛查隔离一条线管控。健全源头管控体制机制,严格执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分类隔离、跟踪服务一条线管控措施。制定发布机场、火车站进藏人员排查流程图,医疗机构发热病例排查流程图、疫区返藏人员村(居)管理流程图,在全区推行一张进藏旅客信息卡、一套防控知识材料、一间单独观察房间、一张体温检测表、一条健康服务热线、一个专用垃圾袋、一份暖心生活服务、一份解除隔离观察证明的“八个一”举措。三是技术操作一条线规范。加强疫情防控政策体系建设,发布《西藏自治区关于分区分类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西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救治技术方案》《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感染防控流程》等20余个规范性文件,为全区精准防控、重点防控提供指南,确保节奏不乱、工作不断、统一规范、步调一致。抽调专家成立疫情防控医疗专家组、疾病预防控制专家组和援藏专家指导组,向全区医务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知识视频培训,做好政策解读,共培训疾控专业技术人员1.6万余人次,医务人员3万余人次,统一规范医务人员疫情防控行为。
       远处谋划,强力构筑疫情防控“三个面”。一是扩大宣传面。推进卫生健康宣传工作改革创新,利用网络、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信息化手段,向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发放藏汉双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宣传资料,普及防控知识,实现全人群覆盖。发布《致来藏返藏人员的一封信》,为进藏人员提供指南。开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24小时咨询热线,为群众答疑解惑,已受理群众来电3200余个。在西藏卫视、影视文化频道滚动播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在西藏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每日发布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利用移动手机短信向全区各族群众推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信息1000多万条。二是拓宽管控面。改革完善防控体系,在继续从民航、铁路、公路方面“严防死守”基础上,坚持防控重心向基层延伸,对基层社区实施网格式、地毯式管理,防止出现疫情传播和蔓延。对机场、火车站、超市、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毒消杀工作69314余次。积极建议关停寺庙、景点、甜茶馆、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减少人员聚集。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暂停活禽交易,做好垃圾清理,消除病毒滋生隐患。加强医院管理,科学规划定点发热门诊,设立单独的就诊区、检验区、隔离区,开展分类就诊、分类筛查、分类处置,严格按照规章和流程处理医用垃圾,严防院内感染。三是密切协作面。建立疫情防控协作机制,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选派流行病调查队伍支援湖北省,紧急生产10000粒藏医“九味防瘟香囊”和10箱疫用藏香,及时寄往湖北省抗疫一线,助力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积极与北京市、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沟通协调,开展4次区外专家远程会诊,为我区唯一确诊病例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成功治愈患者。加强各级各部门协作,落实属地、部门、行业、个人责任,发挥巡回诊疗医疗队、驻村驻寺工作队、便民服务站、村居“两委”、“双联户”、综治网格员作用,实施网格化管理,引导群众少出门、少聚集。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党员干部协同配合,筛查进藏人员36万余人次,全区累计定点隔离3.5万余人,居家隔离32.7万余人。加强民航、铁路部门配合,大幅压减进藏班次,减轻源头管控压力。与经信等部门紧密对接,统筹调配医疗应急物资,保证一线人员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