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委直动态

西藏地区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项目第一阶段现场工作顺利完成

发布时间:2018/09/26 19:46 作者: 来源:自治区疾控中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针对国计民生、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突破攻关的国家战略级项目。

中国百万级自然人群大型健康队列项目群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的基础组成,是一项国家基础战略工程,其实施不仅对于慢病精准预防领域意义重大,而且对生物医学其他领域也有着无可比拟的潜在价值。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项目由四川大学牵头,联合西南区域五省市区市15家优势单位共同申报立项。项目中子课题2“西南区域高海拔地区世居高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拟在西藏、四川、云南2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建立2万人高原地区自然人群队列的基线与随访个人信息库和生物样本库。该课题旨在通过持续性的跟踪寻访调查,建立起一定数量的高原地区自然人群队列的基线与随访个人信息,并通过持续调查研究,为高原地区慢病精准预防及管理等公共卫生问题提供支撑。我区由自治区疾控中心和西藏大学医学院联合开展现场调查工作的实施,拟完成其中6000人的基线随访信息和生物样本采集。

为有效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项之西南区域高海拔地区世居高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项目,统一项目实施技术规范,培训各项目成员单位骨干人员,保证项目工作质量, 2018527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西藏项目启动会暨现场培训会开训典礼。培训会邀请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晓松院长及团队成员作为师资团队为我们授课。西藏大学城关区我中心等项目成员单位共计100人出席了培训,开训典礼由李景中副主任主持,王芹华书记作讲话,李晓松院长、崔超教授分别对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要求进行了介绍。城关区卫计委主任唐小君作表态发言。

项目培训结束后,来自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西藏大学医学院、拉萨市卫生计生委、城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关区各乡镇卫生院共计70余名成员组建了本次项目的现场实施工作团队,将按照标准操作流程(SOP),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生物样本采集分装存储等相关工作。按照项目规划,项目预计采集样本人群数据为6000人(年龄30-79岁),主要调查范围为拉萨市辖区内的娘热乡、夺底乡、蔡公堂乡、纳金乡、恩惠苑等地。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等收集到的数据,可以从遗传、环境暴露和生活行为方式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自然人群队列常见高危慢性病的复杂病因与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慢性病个性化精准风险评估模型,为我区慢性病等公共问题提供决策支撑。

2018年6月2日由藏大医学院崔超英教授带领的问卷调查团队,动员西藏大学医学院60余名学生率先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历时32天,共完成问卷6700余份。问卷调查内容主要生活行为方式(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睡眠等)、心理健康评估、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等。以自治区疾控中心、城关区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等联合组建的体检团队后续也马上开展了现场体检工作,历时68天完成体检人数为5800人。在体检现场为了提高体检对象的依从性 ,还为体检对象准备了营养早餐(鸡蛋、牛奶、面包)。体格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生理指标(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视力检查、心电图、呼吸功能检查、骨密度检查等。

   为有效推进“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项目西藏片区的现场基线调查工作,保证项目工作质量,四川大学项目总办公室两位成员(西藏联络专员肖雄助理研究员、生物样本技术负责人左浩江讲师)于2018年6月23-25日赴拉萨城关区夺底乡与娘热乡,对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测、生物样本处理与运输等流程,按照项目要求进行了督导。

    目前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及现场工作基本结束,后续将对体检结果及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核对,并适时召开西藏片区项目阶段性的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并根据项目的要求对目标人群进行持续性的跟踪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