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

自治区人民医院持续深入 推进强“三甲”工作

发布时间:2018/03/02 21:50 作者: 来源:

自治区人民医院借助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契机,统筹部署医院各项工作,成立援藏办公室、做强“三甲”工作办公室,严格按照国家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分解各项工作任务,做到责任明确、分工明确。

建章立制,做好“废改立”工作。医院进一步规范各类制度,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在固定时间召开医院层面的会议,即党政联席会议(院长办公会议)、党委会议、院周会;完善医院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共整理了800余条制度和管理办法;编写《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章程》,作为医院改革和科学发展的总遵循,做到医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确保了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院长独立法人治理体系。

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自2017年元月起,区人民医院按照发展需求和计划自主招聘人才,原则上不再接收任何形式的调入人员,通过自主招录,首批招进了56名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正在轮训和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了2018年度自主招录非西藏生源工作,首次面试已于元月三日结束,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对所有新进人员进行“编制内待遇、合同制管理”。探索和建立能上能下、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奖惩分明的干部选拨和使用制度,岗位均采取自愿报名、民意测评、竞聘上岗、民主集中方式上任,通过竞聘聘任了业务科室正副主任、总护士长、正副护士长,同时启动了医务处、科研处、教育处、保卫科等部分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竞聘工作;实行岗位管理,明确任期目标、年度述职和任期考核,做到责、权、利高度统一;配套制定以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为主的绩效分配和考核制度,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对符合条件且申请提前退休的人员原则上均予以批准,但对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暂时离不开的急需人才,由医院自筹资金,让他们“在职享受”退休待遇,并增发全院平均1至1.5倍的绩效奖。同时,提高已退休急需专技人员的返聘待遇,让他们继续留院工作。今年申请提前退休的12名科室主任、正高职称人员全部留院继续工作。 

调整完善内设机构和业务科室。充分利用自治区赋予医院的利好政策,狠抓医院人才建设、业务科室核心组概念、行政后勤管理,进一步推进岗位设置、岗位描述、岗位管理和岗位绩效改革。在县处级内设机构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内设机构完善和调整为13个副县级内设管理处室(党办、院办、工会/团委、纪检监察处、人力资源处、医务处、护理部、科研处、教育处、财务处、信息处、总务处、器材处)和6个正科级机构(宣传科、审计科、门诊部、经济运行管理办公室、保卫科、基建办),其中,副县级内设机构下设二级科室,做到明确部门职责,责任落实到人,推进各项工作。同时,根据学科发展和服务患者需求,对临床业务科室进行科学合理和规范化名称调整。

规范财务管理。为确保医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依法进行招标采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医院财务管理。区人民医院经费开支全部实行预决算,坚决做到先有预算、后有开支,使医院各项开支阳光、透明、公正、合理;成立医院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对医院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登记、核账,报废物品依法妥善处置,其余物品实行条码化管理;完善医院招标采购工作,严格按照《招投标法》《西藏自治区本级2017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等相关文件,制定和完善相关流程,并引进“京东企业购”采购总务、信息及办公物资,确保依法、依纪、依规、合理采购;所有高值耗材、药品、试剂、消耗品、办公用品、设备等均采用条码管理、全流程监督,最大限度地堵住管理漏洞。

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根据《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帮带工作实施方案》,以“一带一”或“一带多”的形式结对帮教本地医务人员76人,多措并举,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尽快建设一支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推进医教协同工作,在医、教、研需要协调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毕业前教育、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医院承担着西藏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任务;两年来共有17名自治区医院的技术骨干到内地先进医院接受培训,涵盖了8个临床和医技、管理部门。

加强学科建设。目前已建成西藏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西藏自治区病理诊断(质控)中心、远程医学中心、数字图书馆和查新中心,麻醉手术和重症保障平台,西藏自治区专科护理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正在筹建心脏中心、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心、肿瘤中心、全区影像诊断中心、全区创伤中心、血液透析及质控中心;做强做实西藏自治区急救中心、高原医学研究所、体检中心;与西藏大学医学院进一步深入合作,促进医教深度合作工作进程,进一步做强自治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提高科研水平。三年来共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6项,组团式人力资源项目46项,院级科研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组织审定医学伦理项目22项;推荐中华医学会委员28名(其中青年委员9名),推荐二级各专业学会委员14名;5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聘为“首席专家”,110人作为自治区300名中青年骨干专家库成员。

规范医院管理。按照现代医院建设标准,结合西藏地区实际,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以做强 “三甲”为契机,全面推行专家治院、制度管人、流程管物、管办分开、集体决策管理模式,并从2017年开始实行财务预决算管理,接受全院监督,让每一分钱都阳光透明。同时,做大做强门诊和体检中心,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逐步实现检验、超声、大型设备等检查“零预约”,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品牌效益三丰收。目前,超声检查从预约一周左右实现了零预约,CT、核磁预约时间也缩短至两天以内,为就医干部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深受好评。

狠抓基本建设。区人民医院正在有序推进医院“十三五”规划手术重症麻醉楼、肿瘤诊治中心的建设工作;启动了援藏专家公寓楼建设、应急保障用房建设等基建工程项目;正在着手疑难重症诊治中心、院区合理规划布局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医院其他基础设施整体改造工作;院区交通车辆管理及安保工作也在落实中。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区人民医院下重手,出重拳,与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持续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大提高,增强了职工的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务实清廉。